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发达国家流行正压固相萃取技术,为什么中国客户对其认知度较低?

发达国家流行正压固相萃取技术,为什么中国客户对其认知度较低?

更新时间:2025-07-1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79

        发达国家流行正压固相萃取技术,而中国客户对其认知度较低,主要原因可从技术推广、市场需求、成本认知等维度分析:


一、技术推广与市场教育差异


        发达国家技术应用更早:正压固相萃取在欧美等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起,伴随环境法规完善和食品安全标准提升逐步成熟。Agilent、Waters等跨国企业将正压萃取仪与色谱、质谱检测设备捆绑推广,形成“前处理-检测"一体化解决方案,实验室人员对其自动化、高通量优势接受度高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市场教育滞后:国内固相萃取技术普及始于2010年后,早期以手动SPE柱和负压萃取为主,市场对正压萃取的自动化优势认知不足。多数用户认为手动操作或负压装置可满足基础需求,且缺乏系统性技术培训和行业应用案例参考,限制了技术推广。


二、成本与采购习惯的影响


        发达国家更注重效率溢价:欧美实验室人力成本高昂(如技师时薪约30-50美元),正压萃取仪(3-8万元/台)虽初期投入高,但96孔板自动化设备可大幅减少人力(一次处理96样本,相当于替代4-5名技师手动操作),长期来看成本优势显著,企业更愿意为效率买单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用户对初期成本敏感:国内中小型实验室、基层检测机构预算有限,倾向选择低价手动SPE柱(单柱<10元)或千元级负压装置。正压萃取仪(国产3-8万元,进口5-40万元)被视为“高成本"设备,用户常忽视其效率提升(如手动处理100样本需4-5小时,正压仪仅需1小时)和误差控制(CV值从手动15%降至<8%)带来的隐性价值。


三、应用场景与检测需求不同


        发达国家检测需求复杂:在食品安全领域,欧美常需同时筛查数百种农残、兽残;环境分析中需检测复杂基质样品(如土壤、沉积物)中的多环芳烃、二噁英;法医毒物鉴定需快速处理大量生物样本。正压萃取的高通量和自动化特性,可高效满足标准化、批量化检测需求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检测场景分散且规模有限:国内食品安全检测多集中于少数高风险指标(如重金属、常规农药残留),环境监测以区域性水质、大气基础指标为主,样本量较小(如每日<50份)。手动或负压萃取尚能应对,正压萃取的规模效应难以体现,尤其在基层检测机构应用不足。



四、国产设备竞争力与品牌认知


        进口品牌推广策略差异:国际品牌(如Waters、安捷伦)在国内侧重色谱、质谱等核心检测设备宣传,对前处理仪器投入有限,导致用户忽视前处理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作用(如基质干扰影响检测灵敏度)。

        国产品牌崛起较晚:近年来广州莱奥、天津艾杰尔等企业推出高性价比正压萃取仪(价格为进口设备1/2),但市场认可度不足。用户受“进口设备更可靠"惯性思维影响,对国产品牌自动化产品信任度仍需时间积累。


发达国家流行正压固相萃取技术,为什么中国客户对其认知度较低?



五、政策与行业标准推动不足


        发达国家标准规范完善:美国EPA(环境保护署)、AOAC(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)等机构明确要求复杂样品前处理采用自动化技术(如正压萃取),以确保数据重复性和准确性。而国内在食品安全、环境监测等领域缺乏针对前处理的统一标准,实验室操作规范性差异大,削弱了自动化设备需求。

        科研与应用转化脱节:国内高校、科研院所虽开展正压萃取技术研究,但与实际检测场景的成果转化不足。基层检测人员缺乏“自动化前处理提升检测质量"的实操经验,导致技术难以快速普及。


发达国家流行正压固相萃取技术,为什么中国客户对其认知度较低?



总结:正压萃取在中国的普及趋势


        随着中国食品安全法规趋严(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修订)、环境监测网格化管理推进,以及法医毒物鉴定标准化建设,对高通量、高精度检测的需求日益增长。同时,国产品牌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,叠加政策推动(如鼓励国产科学仪器发展),正压固相萃取在农残筛查、环境污染物分析、法医毒物检测等场景的应用有望加速。检测机构可通过参与行业培训、关注技术展会(如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),逐步挖掘其在效率、成本和数据质量上的长期价值。




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尖塔山路2号A派科技园4栋314

邮箱:yongliang.tao@leowlab.com

电话:18620176533

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25 广州莱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69373号     sitemap.xml 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    管理登陆